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

【電影】緝魂-包裝在犯罪懸疑底下的科幻與悲涼

場次:20210129-1920

地點:長春國賓1廳5排8,推薦

緝魂的故事,不是劇情簡介那麼簡單,它像一本小說,必須看到最後才知道結局是什麼,而結局也不是誰是兇手而已,雖然開始演沒多久,兇手是誰大概就可以知道,但耐人尋味的是犯罪動機是什麼?犯罪過程又是什麼?另一種表現解謎樂趣的手法。

隨著劇情發展,看似已經結束卻又拋出另一個球,一環扣著一環,最後再由李銘順扮演說書人,交待所有來龍去脈,只是以現今的角度而言,劇情十分瘋狂,但不失嚴謹與邏輯,在殺人案件背後的是玩弄生命的陰謀、不只是基因工程,還有活生生的人命。人,可以為了自己與在乎的人做到怎樣的地步、付出多少的代價,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選擇,所以王世聰選擇了生生世世寄存在別人身上,阿爆選擇了違背自己的原則與職業道德;很心疼李燕這個角色,人之所以為人,在於有思想與感情,但她一直被當作宿主,一直被改造,或許從她簽下那份自願書的惡魔契約後,就已經沒有選擇權利了,科學進步到極致可以很悲涼。

張震在我心中,一直停留在臥虎藏龍裡的小虎,而張鈞甯除了是關欣、藍西英、徐慧,還有海蘭,而「緝魂」將他們推至另一個高峰點。「身為執法人員,你的原則去哪裡了?」、「為了你跟孩子,我什麼原則都可以沒有!」,兩人難得的衝突對手戲,力道難得的平衡,如果緝魂拍成的是影集,應該可以是難得的內斂有愛CP。

對於台灣電影,從來就不期待可以像好萊塢那樣,擁有很多特效或是大場面,只要好好的敘述故事、不要侮辱觀眾智商、不要再出現類似「小時代」的電影就好。

【電影】拆彈專家-主角可以是反派

場次:20210122-1900

地點:長春國賓5廳3排1,舒服

拆彈專家的故事情節很簡單,就是一個拆彈專家,在因公受傷後的種種因素,無法回到原有的工作崗位上,繼而性情大改,憤恨造成了恐怖攻擊,自己種的因就由自己解決造成的果,拆彈專家用自己阻止了浩劫。雖然簡單,卻很細膩,造就不少轉折點,在點與線之間的連結塑造了觀眾的期待,英雄未必是完全的好人,可以是反派。

這位拆彈專家就是劉德華。

很少看爽片的,當晚因為工作的煩悶,必須靠一些熱血來轉移;Andy Lau從「桃姐」後,很少讓人失望,連預告片、劇情簡介都沒看,不由分說就訂票了,順從直覺的確是決策的好方法。

故事雖說簡單,但場面、演技各個都不簡單。龐玲這個角色,必須要內斂,但不可以呆板,換作是唐嫣或是景甜,應該就只是活動花瓶,但是由倪妮來演,不可置信、痛定思痛、悲憤難當,倪妮的臉部表情是有戲的。劉青雲的力道顯得弱,光芒都讓給了謝君豪。

從「那年花開月正圓」認識謝君豪,他的沈四海不比張晨光的吳蔚文差,這次演個無政府主義者,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癲狂激進份子,與劉德華最後的對手戲中,馬世軍應該是喜歡潘承風的,對馬世軍來說,潘承風的決定不僅是背叛組織,也是背叛了兩人的感情,馬世軍這個悲劇角色,印象深刻。

香港的警匪動作片每每推出都讓人耳目一新,以為寒戰後,很難再有超越,但拆彈專家2應該可以拿來比一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