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

[電影]GUCCI:豪門謀殺案

看電影之前,就知道結局是什麼,不過不影響整體過程,因為很期待老婆會怎樣謀殺老公。
對於GUCCI,沒有太多的好惡,印象深刻的是我剛出社會工作不久,有一次逛了新光三越櫥窗,看到一個好喜歡的GUCCI包,沒有可怕的雙G LOGO,就是素面的棕色,把雙G變成了肩帶的扣環,只是,我一個月的薪水還買不起。
電影內容很容易google到,不過讓我驚豔的是,前面的1/3是女追男的教材啊。我相信派翠西亞在派對裡,聽到墨里吉歐說自己姓GUCCI的時候,就知道他是誰了,只是她很不動聲色,還是要他調酒、大方地自我介紹、邀請跳舞,末了還有肢體接觸,這是主動示好,留下印象。
再來,製造偶遇,但也沒有做作的說自己飽覽群書,大方承認自己不愛讀書,製造一個反差,最厲害的是,用口紅在人家機車的擋風板上,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,然後,就是等待。
派翠西亞一直釋出好感,告訴對方,「我對你很有興趣」,卻又很有技巧的踩在邊線上,她帶墨里瑞歐去看不一樣的世界,像是吃路邊攤、划船等等,她讓墨里吉歐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,漸漸的相愛。
這時候的她不會讓人感到咄咄逼人,就是熱情奔放的追求所愛,但到了兩人結婚後,回歸家族,利益似乎就擺進了婚姻之間,最後兩人漸行漸遠,釀成悲劇。
看到最後,也想起了一句話,「人生不過是選擇而已」,選擇交什麼樣的朋友、跟什麼樣的人結婚、過什麼樣的人生,都出於一念之間,最重要的還是,自己到底想要什麼,為了這個「想要」的代價,付不付得出來、是否心甘情願罷了。
我不知道派翠西亞為了古馳夫人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,但是可以看的出來,這的確是她想要的。

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

[電影]聽見歌再唱

曾經有人告訴過我,看電影嘛,不要這麼嚴肅,那只是一種娛樂,但是我覺得如果我不去想,沒有這些反思,那就不是我了。

「聽見歌再唱」,是一部很真實的電影,當然,很熱血、很振奮、很感動人心,但真正觸動自己的地方是在對於過往的治癒、知道自己的不同點,繼而發展它。

我可以理解方老師說「合唱嘛,練就可以了啊」,也可以理解體育系畢業的他在上鍵盤課的膽怯,在師院,很多體育系學生就真的是那樣。在面臨廢校危機時,學校老師們的推卸責任,卻又想要搭順風車,還有黃老師在喝醉時的發洩,那真的是流浪教師的酸楚,因為我也曾是流浪教師。

偏鄉資源不足、隔代教養、幫忙家計比上學重要,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大書特書,但是常常很諷刺的是提出解決辦法的人都不是面臨問題的人。

方老師帶著合唱團,讓學生擁有自信,也治癒了自己的膽怯;黃老師帶著合唱團,拾起當老師的熱情,他們都是幸福的人,童年治癒了他們。


[電影]捍衛戰士 Top Gun

Top Gun是認識阿湯哥的電影,小時候看,只有阿湯哥好帥、空戰好帥,方基墨很機車的感覺。

現在拜Netflix所賜,再看一次Top Gun,才發現這根本不是爽片,他有其深度,是在敘述成為一名優秀飛行員的必經歷程,還有軍方體系以及因為政治因素,不得不隱藏一些需要表揚的人,這很寫實。

在成為Top Gun的過程裡,會受到同儕的冷言冷語、長官的不信任、副官的失事,在沮喪的時刻裡,還得扛住來自內心深處的壓力;當然,該喝的酒還是會喝、該把的妹還是會把。

所以,片頭那一大串Top Gun的解釋不是沒有原因的,只是小時候還沒來得及看懂,就完全被阿湯哥吸引了目光。

非常期待第二集的上映,不知道自己會看幾次。

[電影]無間道三部曲

 拜疫情與Netflix所賜,看完了無間道三部曲,「為什麼我以前會錯過呢?」。

記憶中,這是大學時代的片子,有一些梗也是從裡面出來的,包括「出來跑,遲早要還的」,還有「我只是想要當個好人」,我也還記得當年有男同學非常喜歡無間道,複習到每一句台詞都會背,當時的我應該有看,但不明所以的不喜歡,或許是年紀太小,不懂得「無間道」的迂迴與轉折,還有敘事方式。

劉建明與陳永仁是光與影、明與暗的相互映襯,劉建明以陳永仁為目標,贏了前2集,最後還是輸了,而陳永仁呢?雖然很早就領便當,但一直都被記住,兩個人,到頭來,連際遇都是相互映襯。

曾志偉、黃秋生、劉德華、梁朝偉、劉嘉玲、陳道明,都是華人影壇上數一數二的人物,也都可以在無間道系列裡看到他們,連配角都叫得出名號,像是杜汶澤、陳慧琳,至於黎明,得讓人思考一下,可以把他放在甚麼地方。從桃姐以後,都會注意劉德華的作品,當然無間道是比桃姐早很多年的作品,這樣看下來,劉德華不虧是巨星,每一齣戲都有其格局存在,除了他,沒有人可以演得更好。

[電影]梅艷芳

很久了,除了2006年的「穿著Prada的惡魔」之外,很少電影可以讓眼淚掉得這麼稀哩嘩啦,「梅艷芳」是其中之一。「女人花」的音樂,搭配著Eddie縫製婚紗,眼淚完全無法自己,若不是在電影院裡,我想我應該會哭出聲音吧。

有些電影,必須在有了一定歷練之後才能看,才能懂得其中的韻味與魅力,「梅艷芳」就是這樣的電影。如果太年輕,不會懂得每一首歌背後的感情、也不會懂得為了掌聲與理想,必須得放棄多少,「台上一刻鐘,台下十年功」,永遠說得容易,可有誰知道,這十年功得承受多少。

時間能不能重來,沒有人知道,當下既然做出了這樣的選擇,那就有頭有尾有交代吧。

[影集]逆局.當世界都在注意魷魚遊戲的時候,也可以看看這齣。

 「逆局」挺可惜的,因為播映平台是愛奇藝,為了這齣,我買了1個月的VIP。不要小看逆局,每一個角色都是叫得出名號,即使劇中講不到10句話的周渝民女友,也是林予晞演的。

故事說得好、場面也真實、演員也很棒。周渝民從痞子英雄開始,就已經不是尷尬到死的花澤類了,他的眼神、一舉一動,都在在透出「演員」,而非「明星」,對張榕容的印象,還停留在「沒有名字的甜點店」中,那個甜美的甜點師,沒承想,演個偏激、自詡正義的警察,會讓人忘了那是張榕容,她就是楊羽璐;有時候想,如果換了謝盈萱來演呢?應該會是另一個史黛西、或是「孤味」的大姐。

至於朱軒洋,第一次看他是在「下半場」,略略失色於范少勳,再次看他就是逆局了,衝動、正義,初生之犢不畏虎,表露無疑,卻在許多變故中,成長為一個令人放心的男子漢;曾敬驊,反社會人格演到令人戰慄,從「返校」到「逆局」的反差,這個名字,會上心。

很喜歡「逆局」,比「塵沙惑」來得棒。

[電影]夜訪吸血鬼-永恆不是那容易的事

這齣電影上映的時候,我還很小,而且是限制級電影,完全不能看,但主打著湯姆克魯斯跟布萊德彼特,當時的影壇雙帥,還有阿湯哥因為這齣電影不爽小布的八卦,就這樣,收進了我的口袋名單,隨著年紀到了可以看限制級電影,但DVD甚麼的,卻很難找到,最後,拜萬能的Nexflix所賜,今天終於讓我看完他。

不得不說,必須得限制級,因為太多吸血、噴血還有砍人的畫面,即使看慣特效滿天飛的現在,20年前的電影視覺還是做得很不錯的。

第一次看阿湯哥詮釋這種癲狂又俊美的反派角色,眼神透露出邪佞,卻又無可自拔的受吸引,就像強尼戴普的葛林戴華德,雖然戲份真的比較少,跟小布的正派吸血鬼比起來,阿湯哥的李斯特讓人印象深刻,滿滿誠意。

至於克勞蒂亞,小時候的克絲汀鄧斯特,我對她的印象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中,那個強撐表面的富家女,克絲汀的小女孩吸血鬼是個悲劇角色,一個成熟心靈卻被困在小女生的身體裡,怎樣都無法滿足,也隱約的陳述一件事,永恆看起來很棒,但絕不是容易的事。手刃李斯特,在在透露出,千萬不要瞧不起女性,特別是看起來清純無辜的,永遠會在關鍵時刻給出致命一擊。

整齣電影不太像恐怖片,內容對話滿滿的哲學意味,有超越善惡二元對立的各種探問,藉由吸血鬼這種傳說的生物,來闡述新舊交替、永恆與變遷。

雖然還是滿滿商業片氣息,但我還挺喜歡的,演員與故事吸引人,作為電影,這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
[影集]華燈初上(第一季與第二季).條通裡的愛恨情仇

 可能有很多人看完了,也可能有很多人還沒看,基於公民道德,就不爆雷了。

先不談戲骨或是客串都大咖,讓人驚豔的是很多演員都翻轉了過去的形象,像是郭雪芙不再傻白甜,而是陰險與中二,張睿家沒什麼太多改變,王柏傑不再陽光,而是渣到高點,我很喜歡謝欣穎的百合,看起來冷豔世故,可事實上還是個愛情傻子,至於鳳小岳的江瀚,也如同他先前受訪談到的,看到最後會發現江瀚不是大家想的那樣。

當然了,吳慷仁的突破真不是蓋的,看上去愛玩鬧,可是內心跟明鏡兒似的,做為媽媽桑,他完全知道自己要什麼,在眼神轉換間,時而煙視媚行,時而冷血市儈,活脫脫就是個媽媽桑。

第二季已經反轉過一次了,我想第三季還會再反轉一次。說到底,蘇慶儀是個在人際關係相處上的可憐人,這個角色,用心理學專業或是人際關係角度,絕對是可以大書特書的教材;如果說,戲如人生的話,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樣的悲痛與遭遇,絕對沒有資格評論蘇慶儀應該要怎樣怎樣,說不定,在相同情況下,會做出更狠絕的決定。

不過,對霍建華總是停留在他當年的偶像劇外加如懿傳的乾隆,但華燈初上裡的他,真的好帥,再度被圈粉。

[電影]情書.就讓純愛留在電影裡吧

情書是1996年的老電影了,當年他上映的時候,我還是國中生,一堆同學看了,哭得唏哩嘩啦,當時的我沒有躬逢其盛,總是冷冷地聽著同學的觀後感,訴說著博子對於男藤井的深情。

25年過去了,在聖誕節過後的午後,在家工作完,打開了Netflix,看了這部傳說中的純愛電影。

「想開一點,放過你自己吧」,這是秋葉對博子說的話。

我們好像都會這樣,也許貪心、也許是因為回憶太過美好而放不下,就緊緊抓牢著,甚至試圖想延續著這些回憶,而把自己困在一個難以自拔的窘境裡,說好聽點是深情,但其實是自虐,堅持在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上,又累又痛,如同博子對於男藤井樹的追尋。博子對於男藤井究竟是深情還是只是喜歡這種喜歡人的感覺呢?很難說,只是放到現實生活裡,就是自討苦吃;遇到好一點的人會仁慈的拒絕,壞心一點的就是被吃乾抹淨連一點渣都不剩。

「你好嗎?我很好」,這句在山上的大喊可是當年的經典台詞。這不只是對男藤井的告白,也是博子放過自己的宣言,如有機會相遇已經離去的人,「你好嗎?我很好」,言簡意賅,承載著對於自己的肯定與對他人的感謝,謝謝你曾經的陪伴,我會好好過著未來的生活。

博子放下虛幻的想望,終於看向現實的秋葉,但真實生活中可是沒有這麼多的秋葉,願意在一旁守候,而故事總會這樣寫,秋葉不也是另一個博子嗎?

讓純愛留在電影裡、留在青春年少裡,大人的世界,現實點,自己會比較好過。